换药室的瓷砖总泛着冷光,消毒水味裹着来往的脚步声。那天我弯腰收拾器材,瞥见角落黏着块带血的纱布——这种场景在急诊换药室不算稀奇,可当我蹲下要捡时,实习生小周的话突然撞过来:“老师,地上的纱布直接扔医疗垃圾桶就行吧?”我捏着纱布的手顿了顿,想起去年冬天,也是这样一块纱布,牵出段让我记到现在的故事。

谁落下了那块纱布

去年深冬,换药室挤进个裹得严实的老爷子,陪他来的姑娘眼睛红红的。老爷子右脚缠着渗血的纱布,我边拆旧纱布边听姑娘说,老人晨练摔破了皮,在家自己包的纱布没消毒,伤口感染发了炎。拆开时脓血混着旧纱布,我动作轻得像怕碰碎雪,老爷子却直摆手:“姑娘你尽管弄,我扛得住!”可擦碘伏时他手背还是绷紧成老树皮,我才发现他另只手攥着块干净纱布,后来才知道那是老伴生前给他备的,住院时总揣兜里,说“老太婆给的,能镇疼”。

换完药老爷子要把旧纱布带走,我按流程劝阻,他落寞地说“留个念想”。最后我悄悄把换下来的纱布用密封袋包好递给他,说“消过毒,您收着”。那天后来打扫,我在他坐过的椅子下发现块带血纱布——原来他悄悄掉了块,舍不得扔又不敢留,最后落在这儿。

纱布教我的“规矩”与“心软”

小周看我发呆,又问:“地上的纱布算感染性废物,是不是必须立刻处理?”我把纱布放进黄色医疗垃圾袋,指给她看纱布边缘的胶布印:“你看这胶布缠得歪歪扭扭,像不像家属自己给患者包的?说不定是哪个老人舍不得扔旧纱布,偷偷留着又掉了。咱们收的不只是医疗垃圾,更是患者没说出口的心思。”

随机图片

想起上个月,有个妈妈带烫伤的孩子来换药,孩子哭着攥着块小熊纱布不肯放,那是住院时邻床小朋友送的。妈妈急得要抢,我却找了块新纱布,用记号笔给孩子画了只小熊,说“小熊陪你换药,就不怕疼啦”。孩子攥着新纱布,哭声都轻了些。原来纱布不只是消毒后的医疗用品,在患者眼里,它能是安全感,是和过去的联结,是陌生人给的暖。

换药室的纱布,接住了多少秘密

现在每次看到地上的纱布,我都要想想:它是不是某个患者偷偷藏的“护身符”?是不是家属熬夜陪护时,悄悄用来擦过眼泪的?急诊换药室的门转不停,纱布们来了又走,有的进了医疗垃圾桶,有的被小心收进患者的布包。而我们这些穿白大褂的,既要守好消毒、分类的规矩,也要看见纱布背后的心跳——那些怕疼又强装勇敢的人,那些想留住回忆又怕给别人添麻烦的人,那些在病痛里抓着细碎温暖的人。

那天和小周讲完,她再看到地上的纱布时,不再急着扔,而是先弯腰端详几秒,再轻轻捡起。换药室的瓷砖依旧泛着冷光,可每次有纱布落在地上,我们都知道,那上面可能沾着故事,沾着某个人悄悄藏起的温柔。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在守好医疗规范的同时,让那些藏在纱布里的心事,也能被轻轻接住。

标签:医院故事,换药室,纱布,医患温情,护士日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