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疗室地面下的“生命线”
医院三楼的理疗室,每天天不亮就有患者候着。王护士推着理疗车进门时,总习惯瞥一眼墙角那排理疗仪——那些能发热、振动的机器,全靠地面下密密麻麻的导线供着电。患者张阿姨总说:“这屋里暖烘烘的,仪器转起来跟小太阳似的,浑身舒坦。”可很少有人知道,让“小太阳”亮起来的,是地砖下藏着的导线网络。
突然“闹脾气”的仪器
周三下午,王护士刚给李大爷接上电疗贴片,仪器突然“嗡”地一声熄火,诊室里瞬间暗了半截。她赶紧检查插座,换了插孔还是没反应。隔壁诊室的仪器也接连罢工,报修电话打到后勤组时,维修师傅老周正啃着馒头。他抹把嘴就往理疗室跑,手里攥着测电笔:“先看看总闸?不对,要是总闸跳了整层都黑,现在就理疗室设备瘫了。”
老周蹲在地上,顺着墙根扒开线槽盖板。导线跟麻绳似的捆成一束,绝缘皮有些地方泛白。他用万用表测电压,指针乱晃:“线路有虚接,说不定地砖下头的导线老化了。”理疗室地面铺的是防滑塑胶地砖,撬起来容易碎,更怕伤到埋在底下的导线。老周蹲得腿麻,突然拍脑门:“去年扩建理疗室时,我跟着布过线!当时为了避开承重墙,导线从三号诊室斜穿到走廊……”

地砖缝里的“小心思”
护士长怕耽误患者治疗,临时把电疗搬到走廊临时插座上。老周却执意要找到故障点:“现在不修,哪天全断了更麻烦。”他蹲在三号诊室,盯着地砖接缝处泛黄的硅胶,突然发现一块地砖边缘有点翘。轻轻一撬,底下露出缠满绝缘胶带的导线——胶带松脱,铜线都氧化发黑了。
“原来问题在这儿!”老周眼睛发亮,掏出绝缘胶布重新缠紧,又用热缩管加固。年轻护士小林凑过来:“周叔,这导线埋地下,平时咋维护啊?”老周擦把汗:“这些导线就跟咱们血管似的,得防受潮、防磨损。以前铺地砖时,施工队在导线外裹了PVC管,可时间长了,接头处胶带老化,就容易出毛病。”
修好的不只是导线
等老周把地砖重新粘牢,理疗仪再次亮起绿灯时,李大爷笑着竖起大拇指:“小机器又活过来咯!”王护士把备用理疗垫收进柜里,突然觉得这地面下的导线没那么“隐形”了——它们是医院运转的细脉,是患者康复的“无声帮手”。
后来理疗室多了本《设备巡查表》,护士们每天交接班时,会特意看看仪器插头、线槽有没有异常。老周也常来转转,教大家辨别导线发热、异味这些“小预警”。没人再觉得地砖下的导线只是一堆金属线,它们成了理疗室里,和白大褂、理疗床一样重要的“成员”。
标签:医院故事,理疗室,导线维护,医护日常,后勤维修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