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塔下的青苔
医院后墙支着座老水塔,红砖外皮掉得斑斑驳驳,塔下水泥地面总覆着层绿绒绒的青苔。我头回撞见它,是实习第一个月值大夜班。后巷路灯昏黄,风卷着消毒水味掠过,脚一滑,差点摔在那片青苔上——软乎乎的,像踩碎了把湿漉漉的绿海绵。
后来每回巡房到后巷,我都要绕去水塔下。青苔在不同时辰有不同模样:清晨沾着露珠,像撒了把碎玻璃;晌午被日头晒得发蔫,颜色深成墨绿;夜里最鲜活,月光铺下来,它能泛出绸缎似的光。有回我蹲下身细看,青苔根须往砖缝里钻,细得像婴儿睫毛,却把裂开口子的水泥都填得严实。
青苔边的老人
秋末的一个傍晚,我巡到水塔时,瞧见青苔边蜷着个老人。他穿蓝布病号服,背佝偻成虾米,正拿手轻轻摸青苔。我心猛地提起来,以为是摔倒起不来,快步凑过去。老人抬眼笑:“姑娘别怕,我就想摸摸这青苔。”
后来知道他姓林,住院等手术,每天太阳落山就来水塔下。他说五十年前,这水塔刚建好,他对象是医院护士,值完大夜班总在塔下接水洗手。“那时候没现在的感应水龙头,她洗手时水溅到地上,日子久了,青苔就慢慢爬出来。”林爷爷指尖划过青苔,“她总说青苔好,不管多潮多暗的地儿,都能活出个绿莹莹的样。”
我陪林爷爷坐了好几回。他讲医院早年就几间平房,水塔是“救命塔”,遇着手术台没水就靠它应急;讲老伴怀头胎时,俩人在水塔下分吃一个肉包;讲最后一次见老伴,是她躺在推床上,偏头往窗外看,说水塔下青苔又密了……说到这儿,林爷爷眼泡发红,却笑着指青苔上几道浅印:“今早有只野猫从这过,脚印跟她当年穿的布鞋印子差不多大。”
青苔上的故事
林爷爷手术前一天,拉着我去水塔。他慢慢走,说要把青苔的样子刻进心里。“等我出院,还来跟它们唠唠。”手术很成功,出院那天他特意换了干净布鞋,一步一步踩过青苔,说要给老伴“报信”。我站在旁边,看他背影和老水塔的影子叠在一处,青苔在鞋印边舒展着,像在轻轻应和。
现在我值夜班时,还是爱往水塔下跑。青苔年年长,来来回回的脚步换了一批又一批,可它们总在那儿,把医院里的哭声、笑声、脚步声,都悄悄收进根须里。有回新来的实习生成天愁眉苦脸,我带她去看青苔,告诉她:“你看这绿绒绒的东西,没花没朵,却把砖缝里的日子填得满满的。咱护理病人,不也得像青苔一样,把细碎的温暖往人心缝里塞吗?”

风掠过水塔,青苔又泛起细微波浪。我知道,这里藏着数不清的故事,老的、新的,都在这片绿意里静静生长。
标签:医院故事,水塔青苔,医患温情,生命成长,记忆承载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