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护士和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终端的第一次“交手”
第一次面对终端,手心全是汗
我是新来的护士小夏,上班第三周碰到要上报不良事件。护士长指了指护士站角落的终端机:“今天把上周输液差错的事儿录进去,按流程走。”
终端屏幕亮着蓝色界面,我凑过去时,手指都在抖。之前只在培训课上看老师演示过,真要自己操作,界面上的“事件分类”“严重程度”“经过描述”这些选项,像张张等着我填的考卷。输密码时,手抖得连输错三次,屏幕跳出红色“验证失败”,脸一下子烧起来——背后好像有同事看过来,更慌了。

报错提示跳出来,慌神的瞬间
好不容易登录进去,选“输液相关”分类时,我误点成“给药错误”。刚点确认,系统弹出“分类不符,请重新选择”的提示框。我攥着笔的手更紧了,心里直犯嘀咕:“是不是要被批评?会不会填错影响处理?”
这时李姐路过,她是科室里处理不良事件的老手。看我僵在那儿,笑着拍拍我:“别慌,系统设计就是帮咱们纠错的。分类错了改就行,上报不是为了追责,是让后面少出错。”她这话像给我松了绑,可我还是不敢动鼠标,怕又错。
跟着前辈走流程,明白为啥要上报
李姐拉过凳子坐下,一步一步教我:先退回主界面,重新选“输液相关”,然后填事件发生时间、涉及患者信息(要隐去隐私)、具体经过。“你看这里,‘事件后果’要写清楚,那天患者只是局部肿胀,没更严重,这部分如实填,后面才能针对性改进。”
填的时候我才发现,每个选项都对应不同的处理逻辑。比如选“严重”等级,系统会自动触发更高级别的核查;选“轻微”也得说明预防措施。李姐边教边讲:“去年有个科室漏报输液管堵塞事件,后来同类问题又发生两次,要是早通过终端上报,大家共享经验,就能提前避免。”我听着,慢慢明白这终端不是冷冰冰的机器,是把个体经验变成全院安全网的纽带。
现在再碰终端,心里有了底
那天折腾半小时,终于把上报单提交成功。终端传出“上报完成”的提示音时,我长出一口气。后来再遇到要上报的情况,我先把事件细节在本子上理清楚,分类、描述、后果一项项核对,再也没出现输错密码、选错分类的乌龙。
有次实习生小王对着终端犯难,我也能走上前,像李姐教我那样,指着屏幕说:“先别急,分类这里要看清楚事件核心……”看着小王从慌张到放松,我突然懂了:这终端是新手的“练兵场”,也是医院安全的“接力棒”,我们这些新手,就是靠着一次次操作,把“上报”从任务变成守护患者的自觉。
标签: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系统,地面终端操作,新手医护成长,医疗安全故事,终端使用科普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