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医学科里,地面挂钩藏着的小秘密

刚进核医学科那会,消毒水味裹着仪器嗡嗡响,我瞅着墙角那排金属挂钩发愣——上头垂的铅衣沉甸甸,跟等着我解谜的铠甲似的。带教的王姐笑着冲我摆手:“这些地面上的挂钩啊,可是咱科室‘不说话的安全员’。”那时候我哪懂啊,就觉得小小挂钩,咋能和核医学科的安全、效率搅和在一起?

初见那些“铁家伙”时的手忙脚乱

头回跟诊做检查,我抱着换下来的铅衣就往墙上蹭,王姐眼疾手快给我拦下来:“妹子,铅衣可不能随便往墙上挂!”她指了指地面那排带滚轮的挂钩,“核医学科有辐射防护的规矩,铅衣得挂专用地面挂钩上。一来防止墙面沾污染,二来让铅衣自然垂着不变形。”

随机图片

我脸一下烧得慌,看王姐示范:先把铅衣领口对准挂钩凹槽,轻轻挂稳当,再把下摆理顺让它垂直落地。原来挂钩的高度、位置都有讲究,地面款能少让墙面沾到东西,还方便推着走——后来我才明白,这是为了让铅衣随时能规规矩矩用上。

老护士教我“挂钩密码”

第二周,王姐把挂钩旁边的登记本推给我:“每个铅衣都有编号,挂回去得对号入座。”她翻开记录页,“你看,铅衣重量不一样,挂钩承重也有差别,地面挂钩底部还有防滑垫,能把整套装备稳住。”

我跟着她给铅衣做“归位检查”:摸摸挂钩连接处牢不牢,瞅瞅铅衣有没有褶子堆一块。王姐突然叹气:“当年我师父教我,挂钩上挂的不只是铅衣,是咱对辐射防护的敬畏。”那天我才算明白,这些金属钩子不是摆着看的,是流程里的关键环节——挂错一回,可能让铅衣寿命变短,更可能紧急时候耽误防护。

挂钩旁的默契与守护

现在我摆弄那些地面挂钩熟得很。早班看见同事急慌慌挂铅衣没对齐,我会悄悄给调正;夜班收工,检查每个挂钩上的铅衣归没归位成了习惯。

有回新来的实习生把铅衣搭椅子背上,我领他到挂钩区:“核医学科的安全,都藏在这些细节里。地面挂钩防辐射沾脏、保铅衣性能,咱每一步都得守规矩。”实习生似懂非懂点头,我想起自己当初那窘样,突然觉得这些挂钩把一代代医护的经验串起来了,也给科室织了层安全感。

现在再看核医学科的地面挂钩,它们不再是冷冰冰的金属架,成了不吭声的老师——教我敬畏规则,懂细节里的责任。每次挂好铅衣,听金属挂钩轻轻响一声,就跟给安全上了把锁似的。原来医院里的小物件,藏着大道理:把每件“小事”做好,才能护好患者和自己的安全。

标签:核医学科,铅衣,地面挂钩,医院故事,医护成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