换药室地面上,治疗盘的日与夜

换药室的地面总泛着消毒水味道,浅灰色瓷砖被擦得发亮。角落那个蓝边治疗盘,每天跟着护士小林的脚步,在这片不大的空间里完成一场场“小任务”——装碘伏棉球、摆镊子、托着纱布穿梭在病床和操作台之间。它塑料外壳的边角磨得发白,却始终是换药时最可靠的“小帮手”。

晨间第一趟“旅行”

清晨七点,小林掀开治疗车布帘,治疗盘已经被夜班护士归置得齐齐整整。她往盘里码消毒棉球时,指尖碰到盘沿的凉意,想起昨天清创的大爷总念叨“这盘子跟我孙子玩具车似的,转来转去”。治疗盘跟着小林走到12床,大爷腿上的伤口还渗着组织液,小林蹲下身,治疗盘稳稳搁在地面瓷砖上,她捏着镊子蘸碘伏的动作轻得像怕吵醒伤口。瓷砖缝里卡过从前的药渣,现在被新的消毒水冲刷,治疗盘底偶尔蹭到这些旧痕迹,像是和换药室的岁月悄悄打招呼。

给大爷包扎完,小林把治疗盘往操作台挪,盘底与瓷砖摩擦出细碎声响。这时阳光刚好从高窗溜进来,在治疗盘边缘镀了层金边,盘里的纱布、镊子被照亮,连消毒水的味道都像是暖了几分。

被忽略的“稳定器”

午间换班,实习护士小周抱着治疗盘差点摔跤,瓷砖地面反光让她慌了神。小林接过盘子时,指腹擦过盘底残留的消毒液痕迹:“这地面滑,盘子得贴紧操作台边缘放,不然病人疼得抖一下,你端不稳药就撒了。”小周盯着治疗盘在地面投下的影子,突然明白这平平无奇的塑料盘,是换药时的“稳定器”——承载着无菌物品,也托着医护对伤口愈合的盼头。

有次急诊送来车祸伤员,治疗盘在满地匆忙脚步中被推到走廊,瓷砖地面的冰冷透过盘底,却没凉掉护士们急救时的热乎劲儿。伤员伤口缝合后,小林蹲在走廊瓷砖上清理治疗盘,盘里残留的血渍被消毒液冲净,她忽然发现,这盘子见证的不仅是伤口结痂,更是一群人在慌乱里稳住的底气。

深夜的光斑与归处

夜班灯光昏黄,治疗盘陪小林处理最后一个清创患者。老人儿女在走廊抹眼泪,盘子里的凡士林纱布刚敷好,小林把盘轻放在地面,瓷砖上映出盘沿的轮廓,像个温柔的光圈。结束时,她仔细擦拭治疗盘,消毒液味混着深夜的静谧,盘底与瓷砖相触的脆响,是一天任务完成的信号。

第二天太阳升起,治疗盘又会在熟悉的地面上,等着开启新的循环。瓷砖换过几批,治疗盘的蓝边褪了色,可每次它被稳稳放在地上,接住碘伏瓶、托着纱布时,那些关于伤口愈合、医护弯腰的画面,就成了医院里最安静的治愈故事。新手护士们跟着学换药时,总会先记住:治疗盘要轻放地面,因为每一道伤口的愈合,都从这稳稳的“落脚”开始。

标签:医院故事,换药室日常,治疗盘,医护细节,职场成长

随机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