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医院观察室那把旧椅子,藏着多少无声故事

清晨的光刚爬上观察室的白墙,靠近窗户的那把塑料椅就被人占了。椅面掉了块漆,露出暗灰色的底,边缘磨得发亮,像被无数手掌反复摩挲过。
椅子上的等待
王阿姨总爱坐在这儿。她老伴刚做完心脏检查,躺在斜对面病床上输液。王阿姨把保温桶往椅子上一放,顺手拽过椅垫——那是她从家里带来的花布垫,边角都洗得起毛了。“老周,喝点南瓜粥?”她说话时,椅子跟着轻轻晃,发出细弱的“吱呀”,像老人沉重的叹息。
这把椅子见证过王阿姨无数个动作:给老伴掖被角时膝盖抵着椅沿,削苹果时果皮落在椅面缝隙,深夜打盹时头垂在椅背上。有回护士来换输液袋,瞧见王阿姨蜷在椅上,毯子滑到地上,椅子却稳稳托着她佝偻的背,像个不说话的老友。
深夜里的临时床
后半夜的观察室静得能听见监护仪滴答。值班护士小夏巡逻时,常看见那把椅子变“床”。上周有个年轻妈妈,怀里抱着发着烧的孩子,挂号后得等医生叫号。孩子哭累了,妈妈就把椅子扶手当枕头,让孩子躺着,自己半跪着护在旁边。椅子窄,孩子的脚悬在半空,妈妈就用外套兜住,怕着凉。
小夏偷偷塞过薄被,妈妈眼眶红着接过去:“这椅子硬,可今晚能让娃睡会儿,比啥都强。”说话间,椅子又“吱呀”一声,像是应和这深夜里的温柔。
陌生人的接力
椅子也见证过陌生人的默契。有天上午,穿蓝工装的大叔坐在这儿,手里攥着缴费单,眉头皱成疙瘩——他老伴在内镜室检查。没过半小时,大叔突然站起来,把椅子让给抱着婴儿的姑娘:“妮儿,你坐,我站会儿。”姑娘忙摆手,大叔已经走到走廊,背着手望着天。
等姑娘抱着孩子看完诊,又把椅子让给拄拐的老人。椅子在日光下转了一圈,接住不同人的疲惫,像接力棒似的,把体谅和暖意在观察室传递。
如今那把椅子还在老位置,漆掉得更多了,却总有人坐。有人坐它等康复的消息,有人坐它熬漫长的夜,有人坐它分享片刻喘息。它不说话,却把医院里的悲欢、牵挂、善意,都悄悄收进斑驳的椅面里,成了观察室里不会动的“老熟人”。
标签:医院故事,观察室,椅子,人间烟火,温暖瞬间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