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驴之技?不,是我攒的“笨本事”

小远是黔东南苗寨里走出来的娃,刚到贵阳那会,背着个破布包站在送水站门口,手指绞着衣角。老板瞅着他胳膊上鼓起来的腱子肉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每月三千,管两顿盒饭,送水敢不敢?”小远赶紧点头,喉咙里蹦出两个字:“敢!”

1. 我只会“搬水”,算不算“黔驴之技”?

头一个星期,小远每天凌晨五点就起床,推着装满水桶的三轮车穿街走巷。他力气大,一桶水扛在肩上跟没事人似的,六层楼没电梯也能一口气爬上去。客户开门时,他总是笑着说:“哥/姐,水到了。”然后把水桶稳稳放在饮水机旁,转身就走。

直到那天遇到张阿姨。张阿姨住在老城区的五楼,拄着拐杖开门,手里攥着个新饮水机盒子:“小伙子,能不能帮我把旧的拆了?我儿子在深圳,没人帮我弄。”小远盯着那个盒子,脸一下子红到耳朵根——他从来没装过饮水机,连里面的滤芯长什么样都不知道。“阿姨,我……我没装过,怕弄坏了。”他声音像蚊子叫。张阿姨的眼神暗了暗,说:“那算了,我找楼下修家电的。”

小远提着空桶下楼,楼梯间的风灌进脖子里,他突然想起村里老人说的“黔驴之技”——以前以为是说本事小,现在才懂,是怕自己就只会那点“笨力气”,哪天连搬水都没人要了。

2. 我把二手饮水机拆了八遍

晚上回到出租屋,小远翻出手机,搜“饮水机安装教程”。视频里的师傅拿着螺丝刀拧螺丝,他就跟着学;师傅说“滤芯要顺时针拧到底”,他就记在手心。可光看视频没用,他跑到二手市场,花五十块买了个破破烂烂的饮水机,坐在地上拆。

螺丝刀拧不动螺丝,他就用牙咬;水管接错了,水洒了一地,把被子都弄湿了;手指被划了个小口子,他用卫生纸裹了裹,继续装。直到凌晨一点,他终于把旧饮水机装好了,插电试了试,出水了!他高兴得跳起来,差点撞翻了桌子。

第二天,小远特意带了个工具包——里面有螺丝刀、扳手、抹布,还有一瓶矿泉水。他又去了张阿姨家,敲开门时,张阿姨愣了愣:“小伙子,你咋又来了?”小远笑着举了举工具包:“阿姨,我昨天学了装饮水机,帮你试试?”

3. 原来“技”是磨出来的

小远蹲在地上,先把旧饮水机的插头拔了,然后慢慢拆盖子。他记得视频里说,要先放掉里面的水,不然会洒出来。于是他找了个盆,把水管拔出来,让水慢慢流进去。然后他把旧滤芯拿出来,用抹布擦干净里面的灰尘,再把新滤芯拧上去——这次他记得要顺时针拧,直到手感变沉。

装新饮水机时,他特意把台面擦了擦,怕有灰尘进机器里。接水管的时候,他试了好几次,确保没漏水。最后插电,按下开关,水“哗哗”流出来,温度刚好。张阿姨摸着饮水机,笑得眼睛都弯了:“小伙子,你比我儿子还细心!”小远摸着后脑勺笑:“阿姨,我昨天练了好久,就怕给你装坏了。”

从那以后,小远的工具包再也没离过身。遇到老人要装饮水机,他帮着装;遇到客户的滤芯该换了,他提醒着带;甚至有一次,一个客户的饮水机不出水,他拆开一看,是水管堵了,用铁丝通了通就好了。客户笑着说:“小远,你这送水工当得比修家电的还强!”

4. 我的“黔驴之技”,是越来越多的“笨本事”

现在,小远的客户越来越多,很多人指定要他送水。老板说:“小远,你这生意比别人好一倍,是不是有啥秘诀?”小远笑着说:“哪有秘诀,就是多学点本事呗。以前我只会搬水,现在会装饮水机、换滤芯、修小毛病,客户需要啥,我就学啥。”

随机图片

有一次,一个客户开玩笑说:“小远,你这‘黔驴之技’升级了啊!”小远认真地说:“叔,我觉得‘黔驴之技’不是贬义词。以前的驴只会踢,可要是它学了拉磨、驮东西,那不就是本事了?我就是那只驴,慢慢学,慢慢攒本事。”

那天晚上,小远坐在出租屋的窗边,看着外面的路灯。他想起老家的玉米地,想起妈妈说的“人要像玉米一样,慢慢长,慢慢结棒子”。他摸了摸身边的工具包,里面装着螺丝刀、扳手,还有他记的笔记——那是他的“笨本事”,是他从“黔驴”变成“会干活的驴”的秘密。

其实啊,哪有什么“黔驴之技”的终点?不过是像小远这样,把每一次“不会”变成“会”,把每一次“尴尬”变成“本事”。你看,那个曾经只会搬水的农村小伙,现在不也成了客户眼里“啥都会”的送水工?

黔驴之技新解,农村小伙进城,送水工的成长,技能突破故事,平凡人的逆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