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隆年间,有一知府姓刘,清正廉洁,爱民如子。这年夏日,暴雨倾盆,河水暴涨。刘知府心系百姓安危,每日乘船巡查河道。
一日午后,狂风骤起,乌云压顶。刘知府刚回到府衙,便听闻河边传来呼救之声。他心急如焚,立刻带领衙役奔赴河岸。只见波涛汹涌的河面上,一艘商船摇摇欲坠,随时可能被巨浪吞没。商船上的百姓们惊恐万分,拼命呼救。
刘知府毫不犹豫,下令衙役们迅速准备船只,前往救援。然而,风大浪急,救援船只难以靠近商船。刘知府见状,亲自登上一艘较为坚固的小船,冒着生命危险驶向商船。
小船在巨浪中剧烈摇晃,刘知府紧紧抓住船舷,大声安慰商船上的百姓:“大家莫慌,本官在此,定会救你们上岸!”终于,小船艰难地靠近了商船。衙役们纷纷伸出援手,将商船上的百姓一个个拉上小船。
经过一番努力,所有百姓都被成功救上了岸。然而,此时天色已晚,狂风依旧呼啸,河水不断上涨,百姓们无处安身。刘知府当机立断,将百姓们带回府衙安置。
府衙内,刘知府命人烧好热水,准备食物,让疲惫不堪的百姓们能先暖和身子、填饱肚子。他还亲自安抚众人,承诺会尽快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困难。
第二天一早,刘知府便四处奔走,联系当地富商和乡绅,筹集资金帮助百姓重建家园、修复商船。在他的努力下,百姓们逐渐恢复了生计。
此事过后,百姓们对刘知府感恩戴德,称他为“再生父母”。刘知府救助沉船遇难百姓的事迹,也在当地广为流传,成为一段佳话,激励着后世官员以民为本,心系苍生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