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玉茗班的魅影》

崇祯末年,金陵秦淮河畔新来了个玉茗戏班。班主是个名叫胡月娘的狐媚女子,据说她的《红梅记》能唱得鬼魅泣泪,引得达官贵人纷纷掷金捧场。

这年冬日,漕运总督王大人做寿,特邀玉茗班到府中唱堂会。月娘扮作判官登台,却在《钟馗嫁妹》的戏文里暗改唱词:"你看那朱门酒肉臭,白骨堆里金满箱。"宾客们起初只觉唱词新奇,直到她甩出水袖指向王大人案头那盘红烧熊掌——熊掌正是今年漕运损耗的"贡品",席间顿时一片死寂。

王大人面皮涨紫,正要发作,却见月娘水袖翻转,已化作青面獠牙的厉鬼模样,唱腔陡然凄厉:"剥皮实草的典故,列位可还记得?"她足尖点地绕场三周,戏服下摆扫过之处,名贵的波斯地毯竟凭空生出三寸寒冰。有胆小的官员吓得打翻了酒盏,杯中酒竟凝结成冰碴。

三更时分,戏班收拾行头准备离去,忽闻后园传来异响。月娘带着两个徒弟循声而去,只见王大人正与盐铁司李大人密谈,月光下两人身后竟拖着毛茸茸的狐狸尾巴。原来这二人都是修炼数百年的鼠妖,靠搜刮民脂民膏增进修为。

"好个大胆的狐妖!"李大人突然转身,手中折扇化作钢爪扑来。月娘轻笑一声,水袖化作两道银练缠住对方手腕,腕间银镯叮当脆响,竟现出道道符光。她本是终南山修行的狐仙,因见人间官吏比妖精更甚,才化身戏子游走四方。

随机图片

次日清晨,王大人府中传出惊闻:两位大人相拥而亡,尸身缩成半尺长的灰鼠,嘴角还叼着枚啃了一半的金元宝。而玉茗班早已不知所踪,只在戏台梁柱上留下几行墨迹:"你方唱罢我登场,都是梨园假面妆。若问人间谁最丑,莫过衣冠禽兽郎。"

从此秦淮河畔再无玉茗班,但每逢月圆之夜,戏楼空台上常有白影翩跹,唱的仍是那出《红梅记》,只是词文总比寻常戏本多几分刺骨的辛辣。达官贵人闻之色变,寻常百姓却听得解气,都说那是狐仙娘娘又来点拨众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