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狐影藤桥渡百年》

青溪镇外的望月溪上,横卧着一座奇特的桥。整座桥由碗口粗的古藤缠绕而成,藤蔓如虬龙般交错,历经百年风雨仍枝繁叶茂。当地老人说,这桥有灵,是狐仙娘娘守了百年的家。

清光绪年间,溪畔住着个采药人阿木。那年山洪暴发,他在崖边救下只后腿受伤的银狐。夜里,阿木梦见白衣女子盈盈下拜:"恩公若修桥渡人,小狐愿护此桥百年。"次日醒来,伤狐已不见,只留一束泛着银光的狐毛。

阿木凑钱请工匠,却在打桩时屡遭怪事:铁钎无故折断,绳索深夜断开。正当众人束手时,溪边突然长出三株碗口粗的紫藤,藤蔓竟顺着木架自行缠绕。三月后藤桥落成,行人踏上时脚下藤叶轻颤,竟比石桥还稳当。

随机图片

民国初年,有军阀想拆藤桥造炮楼。夜里,千只萤火虫聚成光带,将桥身照得通明。士兵举斧砍藤,却见藤条如活物般避开,反将斧头缠成了绿茧。领头的军官梦见白衣女子冷笑:"此桥护的是苍生,不是兵戈。"次日清晨,所有士兵都睡在了十里外的乱葬岗。

文革时,红卫兵要烧桥破"四旧"。火焰刚触藤叶,便天降暴雨浇灭。一戴红袖章的青年执意要过桥,却见桥上藤蔓突然收紧,将他悬在半空。直到他哭喊着认错,才被轻轻放回岸边。此后再无人敢碰藤桥分毫。

如今的守桥人是李老汉,他总在月圆夜看见桥边有白影晃动。有孩童落水时,水面会浮起一片片圆叶,托着孩子漂向岸边;迷路的山民夜里过桥,藤蔓会自动亮起荧光指路。

去年大旱,望月溪见底,古藤却依旧苍翠。李老汉在桥洞发现个树洞,里面摆着半块光绪年间的麦饼,和当年阿木救下银狐时包扎伤口的布条。

每当山风拂过藤桥,叶片便沙沙作响,老人们说那是狐仙娘娘在哼百年前的歌谣。青溪镇的人都知道,只要藤桥常绿,白衣的守护者就永远不会离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