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青丘狐仙化道长,符箓妙术济苍生》
清末民初,终南山下有个明月村,村里有个叫阿木的孤儿,靠砍柴为生。这年冬天,阿木在山中救了只被猎人夹子夹住的白狐,那狐狸通人性,临走前竟朝他作了三个揖。
次年开春,村里来了位云游道长,自称"清虚子",鹤发童颜,背着个画满符文的布囊。道长见阿木忠厚,便在山神庙住下,收他做了徒弟。白日里教他识字念书,夜里则传授画符驱邪之术。

清虚子画符极奇:朱砂里要掺清晨的朝露,黄纸得用桑皮纸,画符时要念动口诀,笔尖还要随呼吸起落。阿木最记得师父画"镇宅符"时,总要对着月光呵口气,符纸便会微微发亮。
半年后,邻村张大户家闹狐祟,夜夜有女子哭声,请来的法师都被折腾得鼻青脸肿。清虚子让阿木带上三张符去:"红符贴大门,黄符贴中堂,蓝符在子时焚于天井。"阿木依言行事,果然当晚就安静了。张大户送来谢礼,清虚子却分文不取,只让他多送些米粮给村里孤寡。
一日,阿木砍柴时撞见师父在后山修炼——月光下,清虚子竟化作一只白狐,九尾在身后摇曳,正对着月亮吐纳。阿木吓得跌坐在地,白狐见了他,又化作道长模样,叹息道:"我本是青丘狐仙,百年前遭天雷劫,幸得你前世相救。如今见村中邪祟横行,便化作人形来传你法术。"
阿木这才明白,为何师父画符总带着草木清香,为何他从不食荤腥。狐仙取出一本《玄真符经》:"你心善性纯,可承此道。只是要记着,符箓是用来济世的,不可用来谋私。"说罢化作一道白光,消失在云雾里。
后来阿木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"木道长",他画的符总能应验。有人说见过他画符时,袖中会露出几缕白毛;也有人说他屋后的竹林里,常有白狐的影子。但阿木从不辩解,只是每当有人来求符,他总会先问:"你这符,是为自己,还是为他人?"
如今明月村的山神庙还在,庙里供着个奇特的牌位,上书"清虚仙师之位",牌位旁常年放着一碗清水——那是阿木传下的规矩,说仙师最爱山中的清泉。而每年正月十五,庙门前总会多出几串新鲜的野葡萄,晶莹剔透,谁也不知道是谁放的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