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行山下狐仙货郎传相马妙诀
太行山下的青石村,住着个叫小马的年轻马夫。他每日牵着村里的老弱病马去河滩饮水,总望着往来商队的神骏良驹叹气——村里的马不是跛脚就是毛糙,连拉货都费劲,更别说像传说中那样"日行千里"了。
这年秋末,村里来了个挑着货担的银发货郎。与寻常货郎不同,他的担子里除了针线帕子,竟摆着些亮晶晶的野果,还有个巴掌大的铜铃铛,风一吹就发出"叮咚"清响,引得马儿都朝他嘶鸣。货郎见小马对着一匹瘦马摇头,便放下担子笑道:"小哥可是嫌这马不济事?"
小马苦着脸点头:"全村的马都这样,想买匹好马,可连好坏都分不清啊!"
货郎眯起眼,指着那瘦马:"你看它前蹄内撇,鬃毛枯黄,是累坏了的筋骨;再看它眼睛,虽有光却散,定是通人性却被糟践狠了。真正的好马,得看五处——"他忽然压低声音,"眼若悬铃,蹄坚如石,毛如泼墨,腰似弯弓,更要紧的是,它得认你做主人。"
小马听得入迷,见货郎要走,急忙追问:"老丈怎知这些?"货郎哈哈一笑,担子一晃就上了路,衣角闪过一抹火红,像极了山里传说的狐尾。

夜里,小马翻来覆去睡不着,货郎的话在他脑中打转。次日清晨,他竟在河滩发现一匹浑身漆黑的小马驹,前蹄踏地时"嗒嗒"有声,像敲石头,眼睛亮得像含着星子。小马想起"眼若悬铃,蹄坚如石",试着吹了声货郎教的口哨,马驹竟乖乖蹭了蹭他的手心。
半年后,黑驹长成了高头大马。村里遭了旱灾,小马骑着它去百里外的邻县运水,来回只用一天,马背上的木桶滴水未洒。村民都说这马是神驹,小马却望着货郎消失的山路出神——那银发货郎再也没来过,但他留下的相马诀,却让青石村渐渐有了名气。
后来,有人说在月圆之夜见过一个红衣人影从马厩旁掠过,马群见了都垂首轻嘶,像是在行礼。小马这才明白,那货郎怕是山里的狐仙,见他心善,才传了这识马的本事。
如今青石村的马个个神骏,人们都说,若遇着挑着铜铃担的货郎,可得好好请教相马的门道——只是那狐仙货郎,再也没在太行山下露过面,只留下"五看相马诀",伴着叮咚铃声,成了山里的一段传说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