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翁与灵鹊
终南山下住着个老木匠,姓墨,人称墨翁。他无儿无女,守着间摇摇欲坠的木工房,手里的刻刀却比年轻时还要锋利。墨翁雕的鸟兽能乱真,唯独雕不出会飞的木鸟——那是他年轻时对亡妻的承诺,如今成了压在心头的石头。
那年深秋,山里下了场百年不遇的大雪。墨翁在门槛外发现一只冻僵的火狐狸,毛色像团燃烧的枫叶。他把狐狸揣进怀里暖着,又熬了姜汤喂它。狐狸醒来时,竟口吐人言:"老丈若不嫌弃,小狐愿为您守院三年。"墨翁笑着摆手,只当是老眼昏花。
谁知第二日清晨,木工房积了半尺厚的雪,门前却扫出一条干净的小径,雪堆里还埋着几颗通红的野山楂。夜里墨翁点灯雕木,总能听见窗外有簌簌响动,推窗一看,只有那只火狐狸蹲在梅枝上,金瞳亮得像两盏小灯笼。
开春后,墨翁终于下定决心雕那只木鸟。他翻出珍藏多年的雷击枣木,这木头经天雷淬炼,据说藏着飞天的灵气。可雕到第七日,木鸟的翅膀总差几分灵动,墨翁急得咳了血。夜里他昏昏欲睡,忽见火狐狸跳进窗来,化作红衣少女,指尖蘸着晨露在木鸟眼窝一点:"此鸟需借月华三分,山风一缕,方能展翅。"
少女说着,从袖中取出片晶莹的羽毛——竟是用晨霜凝成的。她教墨翁将羽毛磨成粉,混着松烟墨涂在木鸟羽翼上。又指点他按北斗七星的方位凿出七个透气孔,"风起时,孔中会生出气旋,便能托着木鸟上天了。"
墨翁依言而行。待到十五月圆,他捧着木鸟站在山巅,红衣少女在他身后轻念咒语。忽然一阵山风穿林而过,木鸟眼中红光一闪,竟扑棱棱展开翅膀,绕着墨翁飞了三圈,最后直上云霄,消失在星河深处。
"此鸟名唤'灵鹊',能衔来千里之外的消息。"少女变回狐狸,朝墨翁拜了三拜,"老丈救命之恩已报,小狐去也。"说罢化作一道红光,没入密林。
墨翁望着木鸟消失的方向,忽然老泪纵横。后来每逢月圆,灵鹊都会飞回木工房,翅膀上沾着南国的红豆,或是塞北的落雪。山下人都说,墨翁的木鸟真能飞天,却不知那红衣狐仙,曾在寒夜里为老木匠的刻刀,添过三分暖意。

三年后墨翁无疾而终,灵鹊盘旋三日,将他生前雕的小木人一一衔到坟前,排成小小的队列。至今终南山的猎户还说,雪夜进山时,偶尔能看见一只火狐狸蹲在墨翁的木工房顶,身边围着一群不会飞的木鸟,像是在听它讲那会飞的灵鹊的故事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