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巧手绘木友,灵狐报旧恩》
终南山下住着个老木匠鲁老汉,一手木雕活儿做得出神入化。可惜老伴早逝,无儿无女的他守着间小木匠铺,日子过得像蒙尘的刨子,渐渐没了光。

那年冬天下着鹅毛大雪,鲁老汉收工回家,见门槛边缩着只冻僵的火狐狸,后腿有道深可见骨的伤口。老人动了恻隐之心,抱回屋里用草药包扎,又温了碗热粥掰开喂。狐狸眼波流转,竟通着几分灵性,在老汉脚边转了三圈,瘸着腿消失在风雪里。
开春后,鲁老汉琢磨着雕个木娃娃解闷。他挑了块百年黄杨木,日夜琢磨,雕出个眉清目秀的小童,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。夜里他对着木童叹气:"你若能走能跳,陪我说说话多好。"话音刚落,窗棂传来轻响,那火狐狸竟叼着株发光的草药跳进屋,将药汁滴在木童眉心。
奇迹就在那晚发生了。月光透过窗棂照在木童身上,黄杨木的纹理泛起微光,木童忽然眨了眨眼,从案几上站了起来,虽走得磕磕绊绊,却真真切切迈出了步子。鲁老汉惊得张大嘴巴,火狐狸却摇身变成红衣少女,盈盈下拜:"小女胡瑶,多谢恩公去年救命之恩。此乃千年茯苓所化灵液,能赋死物生机。"
自此,鲁老汉多了个"木儿子",取名"阿桩"。胡瑶常来指点,教阿桩说话走路。阿桩虽不能长大,却机灵得很,会帮老汉递刨子、磨斧头,逢年过节还会学着孩童模样给老汉磕头。街坊邻里起初害怕,后来见阿桩心地纯良,都夸鲁老汉得了神仙助力。
三年后的中秋,胡瑶来向老汉辞行:"恩公尘缘已了,小女也需归山修行。阿桩灵性得自天地,可伴您百年。"说罢化作一道红光离去。鲁老汉望着天边,眼眶湿润,却听阿桩轻声说:"爹爹,莫哭,阿桩陪您。"
老木匠后来活到九十九岁,无疾而终。下葬那日,人们见阿桩跪在坟前,化作一尊栩栩如生的黄杨木童,永远守在老汉墓旁。直到今日,终南山下还流传着这段故事,说月圆之夜,若靠近那座孤坟,能听见木童轻声唤着"爹爹"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