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仙缘助破书院

终南山下的青溪镇,有座荒废三十年的青云书院。断壁残垣间只有一位跛足乞丐,姓秦名墨,原是书院最后一位先生的独子。那年山洪冲垮书院,父母双亡,年幼的秦墨从此流落街头,却总在寒夜摸回书院,蜷缩在刻着《论语》残篇的石碑下。

这年冬至,鹅毛大雪封了山路。秦墨抱着半块冻硬的麦饼,忽见西厢房梁上跳下只火红色狐狸,金瞳如琥珀,竟口吐人言:"先生若肯重修书院,我愿相助。"秦墨以为冻饿眼花,谁知狐狸纵身跃上断墙,尾巴扫过之处,积雪尽数消融,露出底下完好的青石板。

第二日清晨,秦墨在书院井台边发现个陶罐,盛满白花花的银子。他攥着银子直奔山下,却在镇口见猎户们抬着只被套住的红狐,狐腿淌着血,正是昨夜那只。秦墨心头一颤,用整罐银子换下红狐,抱着它奔回书院。

"你这人好傻。"红狐蜷在秦墨怀里舔伤口,毛色渐渐变成红衣少女,"我本是山中狐仙,百年前曾受你父亲恩惠,允诺守护书院。"她指尖凝出青光,点向秦墨跛足,"这银子是山中窖藏,原是给你修书院的。"

秦墨只觉腿上一阵温热,多年跛行竟霍然而愈。他望着少女,忽然跪倒在地:"求仙长赐名,晚生愿以余生重振书院。"少女轻笑:"我名青妩,你且看。"她长袖拂过,院中枯梅抽新芽,断碑自行拼接,散落的书简从瓦砾中飞出,齐齐落回书架。

消息传开,青溪镇百姓纷纷赶来相助。青妩白日指点工匠修缮,夜里便引山中精怪搬运木料。月光下常有白鹿衔来松脂照明,松鼠们列队传递铁钉。秦墨则挨家劝学,将自己乞讨时仍不忘诵读的典籍重新抄录。

随机图片

三月后书院重开那日,青妩却要辞别。"尘缘已了,我该回山修炼了。"她摘下鬓边红梅插在秦墨发间,"此花三载不谢,若遇危难,焚花为信。"说罢化作一道红光没入山林。

后来青云书院成了关中名院,秦墨教书育人五十载,鬓边红梅始终鲜活。每逢雪夜,学生们常看见有红衣女子立于梅树梢头,与秦先生隔空对弈,落子声如环佩叮当。

那罐银子的来历,直到秦墨临终前才揭晓——原是前朝贪官藏在山中的赃银,青妩寻了百年,终得机缘让它真正用在了正途。而书院那株青妩手植的红梅,至今仍在寒冬绽放,花色艳若流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