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明朝年间,有一知府,名叫刘正,为人刚正不阿,智慧过人,在当地百姓中威望颇高。

一日,刘正接到报案,城外一座古墓的壁画被盗。此古墓年代久远,其壁画价值非凡,若是被盗卖流出,将是本地文化的一大损失。刘正深知此事重大,立即带领捕快前往现场勘查。

古墓周围一片狼藉,明显有挖掘的痕迹。进入墓室,只见原本精美绝伦的壁画处如今只剩一些残片,墙角还遗留着几个脚印。刘正仔细查看脚印,发现这脚印尺码较大,且鞋底花纹独特,似乎是一种特制的鞋子。他命捕快们沿着脚印的方向追踪,可惜追了一段路后脚印消失在一片树林中,线索就此中断。

刘正并未气馁,他决定从周边村落入手调查。经过多日走访,终于有了收获。一位村民回忆,曾看到有几个外地人模样的人,穿着样式奇怪的鞋子,行为鬼鬼祟祟,似乎在打听古墓的事情。刘正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,扩大了搜索范围。

经过一番艰苦侦查,刘正锁定了一个可疑的团伙,他们似乎在谋划着将古墓壁画高价卖给外地的富商。刘正果断出击,带领捕快将团伙一网打尽。

然而,在审讯过程中,却出现了波折。团伙头目极为狡猾,只承认偷了壁画,但对于买家的信息却守口如瓶,试图蒙混过关。刘正见状,心生一计。他故意放出风声,说已经掌握了买家的线索,不日便可将买家一同抓获。团伙头目听闻,果然慌了神,以为自己即将被供出,为了减轻罪责,最终交代了买家的详细信息。

刘正顺藤摸瓜,找到了买家,追回了被盗的壁画。古墓壁画失而复得,百姓们纷纷称赞刘正知府断案如神。经过此次事件,刘正更加注重当地文物的保护,加强了对古墓等古迹的巡查力度,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