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二柱蹲在田埂上啃凉馍的时候,压根没想过“守株待兔”这回事。他盯着地里卷着边的玉米苗叹气——今年天旱得邪乎,水渠坏了半个月,苗儿都快渴成干柴了。风卷着土粒往脸上拍,他抹了把汗,正想扛起锄头去修水渠,忽然听见“咚”的一声闷响。
抬头一看,一只灰兔子正顺着老槐树的树干往下滑,最后直挺挺地摔在地上,耳朵耷拉着,四脚乱蹬了两下就不动了。李二柱愣了三秒,扔了馍就跑过去,伸手摸了摸兔子的鼻子——还有气,就是撞晕了。他赶紧把兔子塞进布袋子,嘴角咧到耳朵根:“今儿个算捡着宝了,晚上给娃炖兔子汤!”
地里多了个“等兔子的傻子”
从那以后,李二柱每天早早就到地里。他把锄头往槐树下一戳,搬块石头坐下来,摸出旱烟袋抽两口,眼睛盯着树干发呆。村里的人路过,都笑着调侃:“二柱,你这是要当‘守株待兔’的主角啊?”他挠挠头,嘿嘿笑:“反正玉米也没心思管,等着呗,万一再掉个兔子呢?”
其实他心里清楚,哪有那么多兔子撞树?不过是每天来这里歇会儿,吹吹风,看看天,比蹲在闷热的玉米地里舒服。有时候他会摸一摸树底下的土,或者扯两根草编个蚂蚱,日子倒也过得轻快。
树底下的“秘密”
直到有一天,他蹲在树下无聊地用脚拨土,忽然发现——树底下的土居然是软的,还带着点湿气!他赶紧蹲下来,用手挖了挖,土是湿润的,比旁边的玉米地湿多了。他忽然想起,老槐树在这里长了几十年,根扎得比井还深,说不定能吸到地下的水。
“既然这里土湿,不如种点西瓜?”他拍了拍大腿,眼睛亮得像星星。玉米长得不好,西瓜说不定能活——反正都是地里的活儿,试试总没错。
西瓜地里的“惊喜”
说干就干。李二柱把槐树下的玉米苗全拔了,翻了翻土,撒上西瓜籽。每天早上,他都拎着水桶来浇水,下午再来看一遍;西瓜发芽了,他就给藤子搭架子;结了小西瓜,他就用叶子盖着,怕被太阳晒坏。
夏天的时候,西瓜藤上挂满了圆滚滚的西瓜,一个个比篮球还大。李二柱摘了一个,用刀切开,红瓤黑子,汁水顺着指缝流下来。他咬了一口,甜得眯起眼睛,连说:“这瓜甜!这瓜甜!”
他把西瓜装上车,拉到镇上卖。镇上的人见他的西瓜大,又甜,都抢着买,一上午就卖光了。他数着手里的钱,笑得合不拢嘴——这比种玉米赚得多两倍!
“傻等”的另一种答案
晚上,李二柱坐在槐树下,摸着装钱的布袋子,对老伴说:“你说奇不奇?我本来想等兔子,结果等来了西瓜。要是没每天来这里‘傻等’,我也不会发现树底下的土湿,也不会种西瓜。”
老伴端来一碗绿豆汤,笑着打他一下:“你呀,歪打正着!以后不用守兔子了,守着西瓜地就行。”
李二柱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,嘴角挂着笑。他忽然明白,原来“守株待兔”不是傻,是愿意花时间等一等——等风来,等雨下,等某个意外的惊喜,从泥土里钻出来。
守株待兔故事,意外收获,农村生活,生活小智慧,新手励志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