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二掩耳盗铃的荒诞结局:偷铃不成反成全村笑柄

咱村西头的王二,三十来岁,游手好闲的,最近干了件让全村人笑到拍大腿的蠢事——掩耳盗铃。这事说起来,比村头张婆的裹脚布还热闹。

王二的歪心思:盯上了李叔家的铜铃

王二这人,啥本事没有,就爱琢磨些歪门邪道。前阵子,他路过李叔家,瞧见大门上挂着那口铜铃,锃亮锃亮的,阳光一照,晃得他眼睛都直了。他凑过去摸了摸,铃身凉丝丝的,刻着花纹,一看就值俩钱。李叔跟他说过,这铃是他爹当年在城里当学徒时攒钱买的,算传家宝了。王二听了,心里跟猫挠似的:“要是把这铃偷了,换个十块八块的,够我喝半个月的酒了。”

从那以后,王二天天蹲在李叔家附近,观察他的作息。他发现,李叔每天晚上都要去村头老槐树下下棋,得半夜才回来;李婶带着孩子回了娘家,家里没人。王二可乐坏了,拍着大腿说:“天助我也!”

掩耳的“妙计”:棉花塞耳朵,自己骗自己

偷铃得想办法不让铃响啊,王二坐在门槛上挠头。突然,他想起小时候听老人们说过“掩耳盗铃”的故事,拍了下脑门:“对呀!把耳朵塞住,我听不到铃响,别人也听不到!”他赶紧翻箱倒柜,找出媳妇做针线活的棉花,揉成两个大球,往耳朵里塞得满满的。他试了试,连自己的呼吸声都听不到了,得意地笑:“这下稳了!”

当天晚上,王二穿了件黑衣服,蹑手蹑脚地摸到李叔家。他站在大门前,盯着那口铜铃,心跳得跟打鼓似的。他伸出手,刚碰到铃,铃就“叮”的一声响了。王二吓得赶紧捂住嘴,心想:“我听不到,别人也听不到,别怕!”于是他壮着胆子,用力拽了一下铃。“叮——”这一声比刚才还响,王二吓得身子一哆嗦,但还是安慰自己:“没事,没事,我塞了耳朵,别人听不到。”

盗铃的闹剧:铃没偷到,先摔了个狗啃泥

王二越拽越用力,铃响得越来越厉害,整个村子都能听到。邻居张婶正睡着,被铃响吵醒了,披上衣服出来看。她借着月光,瞧见王二正踮着脚拽铃,耳朵里塞着棉花,样子跟个笨熊似的。张婶憋不住笑,喊了一嗓子:“王二,你在这儿干吗呢?”

王二吓得一哆嗦,转身就跑,结果没看清脚下,踩碎了李叔家的瓦罐,“啪”的一声,摔了个狗啃泥。张婶赶紧跑过去,抓住他的胳膊:“你个兔崽子,竟敢偷李叔的铃!”王二挣扎着,嘴里还喊:“我没偷!我没偷!”可他耳朵里塞着棉花,声音跟蚊子似的,谁也听不清。

荒诞的收尾:赔了瓦罐又丢面,成了全村笑柄

李叔下棋回来,瞧见自家门口围了一群人,挤进去一看,王二正蹲在地上,耳朵里塞着棉花,脸上全是泥,张婶攥着他的胳膊,笑得直不起腰。李叔问清楚情况,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:“王二,你这是学‘掩耳盗铃’呢?你塞了耳朵,我可是听得清清楚楚!”

王二脸涨得通红,低着头说:“李叔,我错了,我赔你瓦罐钱。”李叔摆了摆手:“瓦罐不值钱,你这出闹剧,够咱村笑半年的。”

第二天,王二偷铃的事就传遍了全村。小孩们玩游戏,都学着他塞棉花拽铃的样子,喊着:“王二,塞耳朵!王二,塞耳朵!”王二媳妇知道了,把他的酒壶摔了,骂他:“你个没出息的,丢死人了!”

从那以后,王二再也不敢偷东西了。每次路过李叔家,他都绕着走,生怕别人提起那档子事。村里有人跟他开玩笑:“王二,要不要我给你拿棉花?”他就红着脸跑开,嘴里嘟囔:“再也不搞那掩耳盗铃的蠢事了。”

现在,咱村的老人教育小孩,都拿王二当例子:“可别学王二,掩耳盗铃,自己骗自己,最后丢死人喽!”

随机图片

掩耳盗铃故事,荒诞结局,乡村趣事,民间笑话,笨贼糗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