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点,菜市场的卷帘门刚“哗啦”拉开,王记豆腐摊的蒸汽就裹着热乎的豆香飘出半条街。王姐系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,手指沾着水把刚出锅的豆腐块摆得方方正正,抬头跟隔壁理青菜的李哥喊:“李哥,你家青菜叶子上还挂着露呢?等会给我留一把,我家娃早上要煮面。”
李哥蹲在地上,后背汗衫印着个大补丁,笑着回:“成,给你留最嫩的,昨天你给我的豆腐,我家那口子炖了汤,说比饭店的还鲜。”
谁能想到,半小时后,这对天天互相送菜的老邻居,会因为同一个顾客红了脸。

1. 王姐和李哥的“大客户争夺战”

七点刚过,小区的张阿姨拎着个大菜篮子过来,隔着摊位喊:“王姐、李哥,我家孙子今天办生日宴,要十斤豆腐、十斤青菜,你们俩给留着啊!”
王姐眼睛一亮,赶紧用保鲜膜裹了块豆腐递过去:“张阿姨,我家豆腐是现磨的,昨天你孙子还抱着碗说‘王姨的豆腐比蛋糕还软’呢!”
李哥也凑过来,抓起一把青菜翻了翻:“张阿姨,我家青菜是凌晨四点从地里拔的,没打农药,你孙子上次吃了我家的青菜,连饭都多吃了一碗!”
两人你一句我一句,张阿姨被夹在中间,手里的菜篮子晃了晃,有点犯难:“我本来想一起买的,你们俩这样,我到底先买谁的啊?”
王姐急了:“李哥,你上次还拿我家豆腐炖青菜呢,怎么今天跟我抢顾客?”
李哥也不让步:“王姐,你上次还说我家青菜新鲜,怎么今天就忘了?”
旁边卖鱼的陈叔看着他俩,摇头笑:“这俩活宝,又较上劲了。”

2. 张阿姨的“聪明反击”

两人越争越厉害,王姐把豆腐盆往张阿姨那边推了推,李哥则把青菜筐挪到了张阿姨脚边。张阿姨看着他们俩,突然捂着嘴笑了:“你们俩别争了,我有个主意。”
王姐和李哥停下来,盯着她。
张阿姨说:“你们俩都给我打八折,我就都买——不然我就去对面那家豆腐摊和蔬菜摊买,人家昨天还跟我说给我留货呢。”
王姐和李哥愣了一下,互相看了一眼。王姐咬了咬嘴唇:“行,八折就八折,谁让张阿姨是老顾客呢。”
李哥也点头:“对,八折,我这青菜本来就没赚多少,算我亏了。”
张阿姨笑着掏出手机扫码:“这才对嘛,以后你们俩要是再争,我可就真去别家了。”

随机图片

3. 刘叔的“点醒”

张阿姨拎着东西走了,卖猪肉的刘叔扛着半扇猪肉过来,拍了拍王姐的肩膀:“王姐,你俩这是干嘛呢?本来张阿姨要原价买的,结果你们俩一争,倒给她打了八折,这不是‘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’吗?”
王姐挠了挠头,笑着说:“我刚才光顾着争了,没想着这个。”
李哥也摸了摸后脑勺:“对呀,我怎么没想到,张阿姨这是趁机砍价呢!”
刘叔把猪肉放在案板上,拿起刀开始切:“以后别再争了,互相推荐不好吗?你卖豆腐,我卖猪肉,李哥卖青菜,咱们一起把生意做好——要是顾客都被你们俩争跑了,谁都没好处。”
王姐和李哥对视一眼,都笑了。王姐拿起一块豆腐,对旁边的阿姨说:“阿姨,买我家的豆腐,配隔壁李哥的青菜,炖出来的汤可鲜了!”
李哥也拿起一把青菜,对另一个阿姨说:“阿姨,买我家的青菜,配王姐的豆腐,孩子肯定爱吃!”

太阳升到头顶,菜市场里的人越来越多,王姐和李哥的摊位前都围满了顾客。刘叔看着他们,手里的猪肉刀挥得更麻利了,嘴里哼着小调:“邻里之间要和气,互相帮忙生意好……”
旁边的陈叔笑着接了一句:“对呀,争来争去,不如一起赚钱!”

鹬蚌相争故事,第三方介入案例,生活中的寓言,菜市场的小事,邻里相处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