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代“反讽”诗惹的祸》

在古时一个小县城里,新来了位姓刘的县令。这刘县令自上任后,一心想着要让当地百姓夸赞自己,便四处宣扬要听听文人墨客的颂扬之词。县中有位秀才叫周生,听闻此事后,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。

随机图片

一日,刘县令派人请周生到县衙,说是想听他作首夸赞自己的诗。周生应下后,回到家中精心构思。没几日,他带着写好的诗又来到县衙。刘县令满心期待地接过诗,开始诵读:“刘公驾到万民迎,德高望重口碑兴。”刚读到这儿,刘县令就眯起了眼,面露得意之色,觉得周生可真会奉承。可接着往下读,“整日只知游山水,哪管百姓苦与辛。”刘县令的脸色瞬间就变了,再读“粮仓空虚民饥困,皆因县令不理事。”这下刘县令坐不住了,拍着桌子质问周生:“你这是何意?”

周生不慌不忙回道:“大人,您自己做的事,百姓心里都清楚呢,我这诗可都是依着实情写的呀。”周围的差役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不敢插话。刘县令被怼得哑口无言,心里懊恼极了,但又找不出周生的错处。

这事很快就在县城里传开了,大家都觉得周生有才又机智,用诗巧妙地讽刺了县令不务正业、不顾百姓的行为。而刘县令呢,自打这事后,虽心中不满,但也不得不有所收敛,只是心里对周生是又气又没办法。

结尾

这个古代的小故事就这么在民间流传开来。它让人们看到了秀才用诗词暗藏反讽的巧妙之处,也让我们明白,即便在古代,有人想要虚假奉承,也有正直有才之人用恰当的方式去指出不合理的现象。通过这个故事,能让大家了解到古代文人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对不公现象的别样回应。

标签:古代趣事,诗词反讽,县令昏庸,秀才机智,古代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