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狐生仗义揭墨丑》
暮春时节,青峰山白鹿书院的桃花开得正盛,却掩不住后院槐树下的呜咽。一个白衣书生模样的青年正埋首整理书卷,忽闻哭声,眉头微蹙——这已是本月第三次在深夜听见学子的啜泣。
青年名唤胡笙,半月前以游学书生的身份入院。他生得眉目清俊,一手簪花小楷写得飘逸出尘,只是腰间总系着个狐狸形状的玉佩,夜里常去后山林间独坐。无人知晓,这"胡笙"原是青峰山修炼了五百年的狐妖胡九娘,因见山下屡屡有寒门学子哭着离开书院,特地化作男子模样前来一探究竟。
这日午后,胡笙路过院长李默的书房,听见里面传来金银碰撞之声。他借着窗棂缝隙望去,只见李默正将一叠银票塞进袖中,对面的富家公子谄媚笑道:"全仗院长提拔,此番秋闱若能得中,必有厚报。"胡笙心中一动,指尖悄悄凝聚妖气,化作一只小飞虫钻入室内。
原来这白鹿书院看似学风鼎盛,实则藏污纳垢。李默表面道貌岸然,暗地里却勾结学政,将科考试题高价售卖。寒门学子即便才华横溢,若不献上厚礼,便会被寻由打压;富家子弟只需花钱,便能顶替他人成绩,甚至将优秀文章据为己有。前日投湖自尽的张生,正是因呕心沥血写出的策论被李默之子剽窃,反遭诬陷作弊,含恨而亡。
胡笙听得齿冷,悄然退去。当夜三更,他化作一道白影潜入李默书房,在暗格里寻得一本厚厚的账册,上面详细记载着历年受贿记录与舞弊名单。正欲离去时,忽闻门外传来脚步声,他急中生智,将账册藏入发髻,变回书生模样从容开门。
来者是李默之子李修,见胡笙深夜在此,厉声喝问。胡笙不慌不忙取出一卷诗稿:"夜读偶有所得,想向院长请教一二。"李修素来嫉妒胡笙才名,伸手便要抢夺诗稿,却被胡笙轻巧避开。两人推搡间,胡笙发髻松散,账册飘然落地。
李修见状脸色大变,拔剑便刺。胡笙旋身躲过,袖中飞出数片桃花瓣,化作利刃钉住李修手腕。他冷笑一声显出原形,九尾在月光下泛着银辉:"书院本是育人之地,却被尔等败类弄得乌烟瘴气!"

次日清晨,巡抚带着官兵查封白鹿书院时,只见李默父子被捆在院中槐树下,身上贴满写着罪证的黄符。那本账册被悬于书院牌坊之上,晨风拂过,字字清晰可见。学子们奔走相告,无不拍手称快。
有人说曾见一道白影自书院飞出,化作九尾狐狸消失在青峰山云雾间。此后数年,白鹿书院风气焕然一新,而每逢桃花盛开时,山民们总会看见一个白衣书生在林间读书,腰间狐狸玉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