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粮仓狐仙影,一缕麦香入梦来

在太行山深处的石碾村,矗立着一座青砖灰瓦的百年粮仓。仓顶的野草枯荣了几十轮,墙根的青苔爬了又退,唯有梁上那道模糊的狐形刻痕,还在诉说着一段人与精怪的奇缘。

清光绪年间,村里请来的风水先生曾断言:"此仓聚气,当有灵物护持。"那时村民只当是戏言,直到光绪二十六年的冬天。

那年雪下得邪乎,齐腰深的积雪封了山路,眼看粮仓里的存粮将尽,村西的王老五起了歹心。月黑风高夜,他揣着镰刀溜到粮仓后墙,刚凿开碗口大的窟窿,就见一道白影从梁上飘下。那是只通体雪白的狐狸,尾巴蓬松如伞,琥珀色的眼睛在黑暗中亮得惊人。

"此粮乃全村性命,你也敢动?"狐狸竟口吐人言,声音清冽如冰。王老五吓得瘫在雪地里,眼睁睁看着白狐用尾巴扫过墙洞,散落的砖块竟自动归位,连裂痕都消失无踪。

随机图片

这事很快传遍全村。老人们说,这是百年前建仓时救下的狐仙来报恩了。从此每逢初一十五,村民都会在仓门前摆上一碗清水、三块麦饼。而粮仓也越发神奇:鼠患绝迹,连最潮湿的梅雨季,囤里的麦子都带着阳光的干爽。

民国三十一年大旱,邻村颗粒无收,石碾村却靠着粮仓里莫名多出的三囤粮食撑过了灾年。有人说亲眼看见白狐在月下绕着粮仓跳舞,仓廪里的麦穗便随着舞步轻轻颤动,仿佛在生长。

最玄乎的是1976年那场地震。山摇地动中,村民们眼睁睁看着粮仓西侧的山墙塌了一半,剩下的半边却如磐石般纹丝不动。瓦砾堆里,有人捡到几撮雪白的狐毛,在阳光下泛着银光。

如今的石碾村早已通了公路,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,唯有老支书还守着粮仓。他总爱在夕阳下坐在仓门前抽旱烟,烟圈袅袅中,仿佛还能看见梁上那道白影一闪而过。

"狐仙奶奶还在呢。"老人眯着眼笑,烟杆指向仓顶盘旋的几只灰雀,"你看那些鸟儿,从不往仓里飞。"风吹过晒谷场,带起阵阵麦香,恍惚间,似乎真有个白衣女子的身影,在金黄的浪涛里悄然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。

粮仓的木门上,新漆掩不住旧痕,那道狐形刻痕却愈发清晰。就像石碾村人心里的念想,历经百年风雨,反而愈发鲜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