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玉狐缘:乞丐说书匠》
寒冬腊月,北风卷着雪沫子抽打在京城西直门的破庙里。乞丐王二缩在草堆里,怀里揣着半块讨来的冻饼,正竖着耳朵听墙角老瞎子说书。那瞎子口中的《封神演义》说得是跌宕起伏,王二听得入了迷,连冻僵的脚趾头都忘了疼。
"可惜哟,"老瞎子收了弦子叹气道,"这书里的神仙鬼怪,老身说了三十年,终究是隔着层窗户纸。"
王二咽了口唾沫,从草堆里爬出来:"先生若不嫌弃,小人愿给您暖壶热茶。"他将冻饼掰了一半递过去,眼里闪着光,"方才那段姜子牙封神,要是配上雷震子的风雷之声,保管更热闹。"
老瞎子咦了一声,借着雪光打量这个蓬头垢面的乞丐。王二虽衣衫褴褛,眉眼间却透着股机灵劲儿,学起雷震子的嘶吼竟有几分神似。
谁知第二日,老瞎子便悄无声息地没了气息。王二在破庙后挖了个浅坑葬了他,捧着那把断弦的三弦琴,蹲在坟前哭得像个孩子。
"傻小子,哭什么。"银铃般的笑声从松树上飘下来。王二抬头,见枝桠间坐着个红衣少女,雪光映着她的脸,竟比画上的仙女还要好看。少女怀里抱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,尾巴尖却带着一抹赤红。
"你是......"王二惊得说不出话。
"昨日你救了我的子孙,"少女指尖轻点,王二怀里的三弦琴突然自己弹出段《梅花三弄》,"这老瞎子的手艺,你想学吗?"

原来三日前王二在胡同里捡着只断腿的白狐,用自己唯一的棉袄裹着给它暖身子,竟不知是狐仙一族。那红衣少女正是青丘狐君,为报恩特来授他书艺。
往后三个月,王二夜夜在破庙里听狐仙说书。她讲的故事与寻常说书人不同:说楚汉相争,竟能学出虞姬舞剑的环佩叮当;讲唐玄奘取经,能仿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黑暗里发亮。王二记性好,过耳不忘,更得了狐仙赠的"顺风耳",能听见三里外茶馆的说书先生如何换气甩包袱。
开春时,王二在城隍庙前摆开场子。一把三弦琴,一块醒木,开口便是段《聊斋》里的《红玉》。说到狐女夜奔,他嗓音陡然转柔,竟有几分女儿家的娇憨;讲到恶霸逞凶,弦声骤急如雨点打芭蕉。围观众人听得痴了,铜钱像雪片似的扔过来。
不出半年,"玉面说书王"的名声传遍京城。茶馆老板们抢着请他登台,连宫里的太妃都遣人来传。王二却依旧每晚回破庙,只是那红衣少女再没出现过,唯有庙梁上常卧着只赤尾白狐,在月光下听得入神。
这日王二在"聚贤楼"说《白蛇传》,讲到断桥重逢,忽闻楼外传来熟悉的银铃笑声。他心头一颤,醒木拍得震天响:"列位看官,这千年情缘,可不是说书人胡诌......"抬眼望去,只见街角红影一闪,化作只赤尾白狐,消失在熙攘人群里。
后来有人说,在月圆之夜的西山古墓,常听见三弦琴声伴着狐鸣。都说那是说书王在给狐仙说新得的段子呢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