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玉簪记:狐仙夜话前朝秘》
清河县外的竹林深处,住着个落魄书生李墨卿。他寒窗十载却屡试不第,唯以抄书糊口。这年深秋,他在城隍庙避雨,偶遇一位白衣女子,自称胡媚娘,愿以银钱相助,只求借宿读书。李墨卿见她眉目如画,谈吐间却有古风,虽觉蹊跷,终因家徒四壁应了下来。
夜里,李墨卿见胡媚娘对着半块凤纹玉佩垂泪。那玉佩质地温润,雕工绝非民间所有。他忍不住问起由来,女子叹息道:"此乃前朝永熙帝的贴身之物,百年前宫变时,先帝将唯一的公主托付给侍卫,临别时将传国玉玺一分为二,半枚化作玉簪,半枚便是这玉佩。"
李墨卿猛然想起家中祖传的木箱里,也藏着半块一模一样的玉佩。他连夜取来,两块玉佩合在一起,竟拼成完整的凤凰展翅图,玉缝间隐约露出"长乐未央"四个古字。胡媚娘抚着玉佩落泪:"我本是守护皇陵的狐仙,当年受公主所托,要寻回失散的皇室血脉。"
原来明末宫变时,永熙帝的女儿安乐公主带着半块玉佩逃出,侍卫将她寄养在民间,自己则带着另一半玉佩隐居。李家先祖正是那侍卫,而胡媚娘守着这个秘密等了百年,直到感应到李墨卿身上的龙气才现身。
两人循着玉佩上的线索,在城南古槐树下挖出个铁盒。盒中除了泛黄的公主手札,还有半枚青铜玉玺。手札里记载着宫变真相:当年并非农民起义推翻王朝,而是外戚勾结宦官伪造遗诏。李墨卿看着手札,忽然想起幼时祖母唱的童谣:"凤凰飞,梧桐坠,金枝藏在布衣堆。"
正当此时,县太爷带着官兵包围了竹林。原来胡媚娘现身时妖气外泄,被路过的道士察觉。危急关头,胡媚娘化作九尾白狐,将李墨卿护在身后。李墨卿却举起玉玺朗声道:"此乃国之重器,我李氏先祖守护百年,今日愿献与朝廷,只求还前朝一个清白!"
官兵见玉玺上的"受命于天"四字,吓得纷纷跪倒。胡媚娘趁机带着李墨卿遁入云雾,只留下那半块玉佩悬在空中,化作点点荧光消散。后来乾隆帝听闻此事,命人重修永熙帝陵,李氏一族也被录入《明史·忠义传》。
而李墨卿经此一役,看破功名,在竹林深处结庐著书。每逢月圆之夜,仍有人见白衣女子与青衫书生对坐品茗,月下玉佩的寒光,映着两百年的兴亡旧梦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