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清乾隆年间,有一座名为安阳县的小城,城里有个颇有名气的私塾先生,名叫钱满仓。钱先生学问不错,慕名而来的学子众多,他的私塾也因此远近闻名。然而,随着求学人数的增多,钱满仓的贪欲也日益膨胀,开始巧立名目乱收费。

原本每学期只需缴纳的学费,被他增加了诸如“桌椅磨损费”“书本折旧费”“茶水费”等多项费用,家长们怨声载道,却又敢怒不敢言。

此事传到了新任知府刘大人耳中。刘大人清正廉洁,一心为民,得知此事后决心整治一番。他没有直接去私塾兴师问罪,而是心生一计。

这天,刘大人身着便服,带着几个随从来到私塾附近。他看到有几个孩子在门口玩耍,便上前询问:“孩子们,你们在这儿读书,要交好多钱吧?”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抱怨起来,把钱满仓乱收费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。刘大人听后,安慰孩子们说:“别担心,我会帮你们解决的。”

随后,刘大人来到私塾,见到钱满仓后,微笑着说:“钱先生,久仰您的大名啊!我近日听闻您这里教学独特,想请您为我家几个远房侄子授课,不知可否?”钱满仓一听是知府大人的请求,满心欢喜,连忙答应下来。

第二天,刘大人的几个“侄子”来到了私塾。钱满仓像往常一样准备收取高额费用,却被刘大人制止了。刘大人说:“钱先生,听闻您收费公正合理,这些孩子的学费就按之前您定下的标准收取,无需额外加价。”钱满仓心中虽有不满,但也不敢违抗知府大人的意思。

就这样,几天过去了。钱满仓发现这些孩子虽然看起来家境不错,但每次给他们布置的功课,不是故意不完成,就是完成得一塌糊涂。而且,孩子们还时不时地在课堂上捣乱,影响其他学生学习。钱满仓气得火冒三丈,想要惩罚他们,却又碍于刘大人的面子。

终于,钱满仓忍不住向刘大人诉苦。刘大人装作惊讶地说:“钱先生,怎么会这样?我看他们挺乖巧的呀。”钱满仓无奈地把情况一一说了出来。刘大人听后,严肃地说:“钱先生,我看您这私塾怕是有什么问题。不如这样,我安排几个衙役来帮您维持秩序,看看能不能有所改善。”钱满仓只好点头同意。

衙役们来到私塾后,严格按照规定执行,不许钱满仓乱收费,不许他随意体罚学生。钱满仓这下彻底没了办法,之前那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也不敢再收了。

家长们得知此事后,纷纷拍手称快,对刘大人感恩不已。从此,安阳县的私塾风气焕然一新,再也没有乱收费的现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