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本朝有一知府,姓刘名清,为人清正廉洁,断案如神。一日,刘知府正坐于府衙大堂,忽有一人击鼓鸣冤。
来者乃一中年男子,名唤李福,神色慌张。刘知府一拍惊堂木,问道:“堂下何人?所为何事?”李福赶忙跪地哭诉:“大人,小的乃城郊农户,近日家中来了个自称朝廷使者的人,手持文书,说要征收赋税。小的看那文书似是真的,不敢不从,可如今赋税催得急,家中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,还望大人为小的做主!”
刘知府眉头紧皱,接过文书仔细查看。初看之下,文书确有几分逼真,但若仔细端详,却发现破绽百出。刘知府心中已有计较,当下不动声色,对李福道:“此事本官定会彻查。你且先回去,安心度日,莫要惊慌。”
待李福离开后,刘知府立刻暗中派人调查。经多方打听,得知近日有一伙可疑之人在城中出没,形迹颇为诡秘。刘知府断定这伙人定与假冒朝廷文书之事有关。
经过一番追踪,终于将这伙人一网打尽。为首之人是个惯犯,名叫王二。刘知府升堂审讯,王二却百般抵赖,不肯承认罪行。刘知府冷笑一声,将那假冒文书呈上,道:“这文书看似天衣无缝,实则漏洞诸多。真文书所用纸张、墨汁皆有定制,你这文书所用之物与之相差甚远,还敢狡辩!”
王二见此,仍不死心,辩称是从他人处得来,不知真假。刘知府又道:“既是从他人处得来,那人是谁?你又为何要拿着它去征收赋税?从实招来,或许本官还能从轻发落!”
在刘知府的步步紧逼之下,王二终于撑不住了,如实交代了一切。原来,这王二平日里游手好闲,不务正业,听闻假冒朝廷文书能骗取钱财,便伙同他人伪造文书,四处行骗。
真相大白,刘知府依法严惩了王二等人,将收缴的假冒文书当众焚毁,并张贴告示,告知百姓若再遇此类情况,可前往府衙核实,切勿轻信他人,以免遭受损失。
自此,知府刘清智破假冒朝廷文书案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,百姓们对他更是钦佩有加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