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清乾隆年间,有一个繁华的小镇,镇上米行众多,生意十分兴隆。然而,近来却发生了一件让众人头疼的事情——几家大的米行联合起来,企图垄断全镇的大米生意,抬高米价,搞得百姓怨声载道。
其中受害最深的当属李记米行。李记米行的老板李掌柜为人忠厚老实,一直本分经营,价格公道,深受百姓信赖。但如今几家大米行联合抵制他,不许他从粮商那里进货,还派人在他米行门口捣乱,使得李记米行生意一落千丈,面临倒闭。
李掌柜实在无奈,只好一纸诉状将几家大米行告到了知府大人那里。知府大人接到诉状后,深知此事关乎民生,不可小觑,便立刻着手调查。
知府大人先是派人暗中走访了镇上的粮商,了解到确实存在几家大米行联合排挤李记米行的情况。随后,知府大人传几家大米行的老板到堂问话。
堂上,几家大米行的老板仗着自己有些势力,并不把知府大人放在眼里,纷纷狡辩,称是市场竞争,并无垄断之举。知府大人拍案怒斥道:“尔等休要狡辩!如今全镇百姓都在抱怨米价飞涨,民不聊生。尔等为一己私利,不顾百姓死活,若不尽快改正,本府定不轻饶!”
几家大米行老板仍不认罪,知府大人沉思片刻,心生一计。他命人在大堂上摆上几大缸清水,又让人取来几碗大米,分别倒入缸中。只见水面迅速上升,溢出缸沿。知府大人说道:“诸位请看,这几碗大米倒入水中,水便溢出。若将全镇的大米都集中于几家米行之手,那米价岂不是会像这溢出的水一样,肆意抬高,百姓又如何能承受?”
几家大米行老板听了,顿时哑口无言。知府大人趁热打铁,继续说道:“做生意当以诚信为本,造福百姓。尔等若继续垄断,本府定要严惩,以儆效尤!”
几家大米行老板见知府大人如此明察秋毫,深知无法抵赖,只好低头认罪,表示愿意停止垄断行为,恢复市场公平。
这场米行垄断纠纷,在知府大人的巧妙调解下,终于得以圆满解决。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,百姓们也能买到价格合理的大米,对知府大人的公正断案赞不绝口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