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康年间,太平府有一座颇负盛名的官办书院——文昌书院。此地学风浓郁,名师云集,四方学子皆以能入文昌书院为荣。
一日清晨,书院山长却慌慌张张地跑到知府衙门报案,称书院中有十余名学子一夜之间离奇失踪。知府陈大人接报后,顿时眉头紧锁,深知此事非同小可,关乎太平府的颜面与学子的安危。
陈大人即刻带着得力助手赶赴文昌书院展开调查。书院内一切看似如常,没有丝毫打斗的痕迹。询问其他未失踪学子,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只记得昨夜睡下时一切正常,早上醒来便发现那十几位同窗不见了踪影。
陈大人仔细查看失踪学子的寝室,发现床铺整整齐齐,衣物也都在,桌上还有未完成的课业。这愈发让案件显得扑朔迷离,学子们究竟是自愿离开,还是被人暗中掳走?
陈大人决定从书院周边查起。他带着衙役们在书院附近挨家挨户询问。终于,在书院外不远处的一家小客栈,得到了一些线索。客栈老板回忆,昨夜有一辆马车停在客栈外,下来几个神色匆匆的人,与客栈伙计一起搬了几个大箱子上了马车,后来马车便离开了。老板还记得,那些人中有一个穿着类似书院夫子的服饰。
陈大人顺着这条线索追查下去,发现马车朝着城北方向驶去。他们快马加鞭,在城北一处偏僻的庄子前追上了马车。陈大人一声令下,衙役们冲进庄子。
只见庄子里有几间紧闭的屋子,从里面传出隐隐的读书声。陈大人命人打开屋子,发现失踪的学子们都在里面,一个个精神萎靡。原来,是庄子里的一个落第书生嫉妒文昌书院的名声,设计将学子们骗到此处,想让他们荒废学业,从而证明自己并不比在书院求学的人差。
陈大人将那落第书生带回衙门严惩,学子们也都平安回到了文昌书院。一场失踪风波就此平息,而太平府的文风依然昌盛,文昌书院也继续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