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遗影:荒废校舍的凝视


民国二十六年,战火的阴影正悄然笼罩着华夏大地。在南方的一座小城边缘,有一所曾经颇负盛名的教会学校,如今却沦为一片破败的废墟。学校的建筑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,高大的罗马柱倾斜着,上面爬满了斑驳的青苔,哥特式的尖顶也在岁月和风雨的侵蚀下摇摇欲坠。
年轻的女记者林悦,听闻了这所荒废校舍的传闻。据说每至深夜,校舍中便会传出隐隐约约的读书声和孩童的嬉笑,还有人声称看到过身着民国校服的模糊身影在回廊间徘徊。怀着对新闻线索的敏锐嗅觉和对神秘事件的好奇心,林悦决定在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,踏入这所被遗弃的校园。
踏入校门,脚下是层层堆积的落叶,发出沉闷的 “沙沙” 声。林悦抱紧相机,沿着杂草丛生的小径走向主教学楼。教学楼的大门半掩着,被风吹得 “嘎吱” 作响。推开门,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。大厅的墙壁上,原本悬挂的画像早已褪色,只留下一个个模糊的轮廓。
林悦小心翼翼地走上楼梯,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历史的弦上。突然,她听到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从楼上传来,“哒哒哒”,节奏轻快却又透着诡异。她心跳加速,握紧了手中的相机,缓缓朝着声音的来源走去。在二楼的一间教室前,她看到一个身着白色民国校服的女孩,背对着她静静伫立。女孩的头发长长的,几乎遮住了脸庞。
“你是谁?” 林悦鼓起勇气问道。女孩没有回应,只是静静地站着。林悦慢慢走近,当她距离女孩只有几步之遥时,女孩缓缓转过头来。林悦看到的,是一张苍白如纸、没有五官的脸,只有两个黑洞洞的眼眶凝视着她。
林悦惊恐地尖叫起来,转身拼命往楼下跑。慌乱中,她不小心摔倒,膝盖擦破了皮,鲜血渗了出来。就在她挣扎着起身时,她发现周围的环境似乎发生了变化。原本破败的教室变得整洁明亮,墙壁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,课桌上摆放着崭新的课本。教室里坐满了身着校服的学生,他们正在齐声朗读课文,声音回荡在整个空间。
林悦惊讶地看着这一切,不知所措。这时,一位穿着长衫的老师模样的人朝她走来,温和地问道:“同学,你怎么会在这里?上课时间怎么到处乱跑?” 林悦结结巴巴地想要解释,却发现自己无法说出话来。就在这时,一阵剧烈的震动传来,整个教学楼开始摇晃,学生们的身影渐渐变得模糊,周围的景象再次陷入黑暗与破败。
林悦从昏迷中醒来,发现自己躺在校舍外的草地上。一位路过的老者将她救了起来。老者看着面色苍白的林悦,叹了口气说道:“姑娘,这所学校当年可是出了大事。日军空袭时,一颗炸弹正好落在学校,好多师生都没能逃出来。从那以后,这里就时常传出怪声,大家都说那些冤魂还被困在这里,走不出去啊……”
林悦望着那片荒废的校舍,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。她知道,这片废墟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遗迹,更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伤痛见证,那些在战火中消逝的生命,或许真的从未真正离去,他们的冤魂和故事,永远凝固在了这片荒废的土地上,以一种特殊的方式,凝视着这个世界。